-
藏医脏腑病学又称《藏医内科病学》之二,根据其内容也可称藏医内脏疾病学之二,它是藏医学关于躯体内部或脏腑本身疾病的重要临床学科之一,具有很多独到的理论观点和藏医自身的特色。 藏医学认为,人体内有五脏六腑。发表于:2021-01-24 16:49:56 浏览次数:1805
-
阴阳,本指物体对于日光的向背。向日为阳,背日为阴。《诗经》的《大雅?公刘》说:“既景既冈,相其阴阳”。就是阴阳二字的本义。 西周末年,周太史伯阳父用“阴阳”解释地震的起因,说:“夫天地之气,不失其序。若过其序,民发表于:2021-01-24 16:47:12 浏览次数:4775
-
古时候的好医生,都有很特殊的一些能力,而且多半都是师父找徒弟,而非徒弟找师父,也就是说你要学医,还得老师看到你觉得你可以才行。因此,我们来看看一个在《史记》里记载的一个名医扁鹊。 扁鹊能够治什么病呢?当他在名发表于:2021-01-21 12:32:42 浏览次数:2435
-
隋代时的名医许智藏,高阳人。他的祖父许道幼,因母病而遍览医书,穷极医理,渐成名医。他告诫儿子:“身为人子,尝膳视药,不知方术,难道算孝吗?”于是,将医术传授给子孙。他的父亲许景,亦精医理,官武陵王王府咨议参军。智藏年少时发表于:2021-01-21 12:30:10 浏览次数:2122
-
中医讲的五藏六府和西医的五脏六腑,并非一个内涵。 医师你的题目怪怪的,第一个“五藏六府”少了肉月旁,打错字了吧?可是中医古籍《黄帝内经》就是这样写的。 情景之二,经常有这类的情况,患者听到中医师说其肾阴亏发表于:2020-12-25 07:11:50 浏览次数:3007
-
很多人有头痛的毛病,但往往都是治不好了,最后才来找中医。其实,治头痛是中医的强项。 要想止痛,首先要揪出头痛的原因。会头痛的人,通常都有5种习惯: 1.把压力揽在自己身上 2.姿势不正,经常低头前倾 3.经常发表于:2020-12-25 07:09:16 浏览次数:1350
-
发表于:2020-08-30 15:42:29 浏览次数:2013
-
中国的针灸医术是非常高明的。据记载,古代的针灸术就已经很高明、很发达了。例如《内经》中的《灵枢》部分,已经详细的叙述了经络、孔穴、针灸的时宜等。《针灸甲乙经》的撰着者皇甫谧却觉的没有很适合针灸学习者的发表于:2020-08-30 15:40:37 浏览次数:2745
-
中医与气功二者联系密切,兹简述如下: 一、中医典籍中保存着大量的气功资料 历代的中医典籍,记载保留着丰富的气功资料。早在《黄帝内经》中,就已有了关于气功基础、气功理论、练功原则、练功要领、练功方法、临发表于:2020-08-30 15:36:09 浏览次数:2608
-
中医将外界环境变化因素所导致的疾病,即所谓的“外因病”分成六个“症候群”,用太阳、阳明、少阳、太阴、少阴、厥阴六经命名。每一经的病概述身体遭受某种外邪侵袭后,所引起的疾病的症状。 《易经》乾卦:“天行健发表于:2020-08-30 15:29:18 浏览次数:3162
-
嗅病气可分为身体气与室内气两种。 病体之气: 口气:正常人说话时不会发出臭气,口臭为消化不良、龋齿、口腔不洁。酸臭气为内有食积,腐臭气多为溃腐疮疡。 身臭:身发腐臭气,可考虑有疮疡。 病室之气:病室有发表于:2020-08-30 15:25:46 浏览次数:2111
-
唇红润湿燥适度,肠胃健康。 唇青紫中医称为“紫绀”,这是机体缺氧或药物中毒的征象。常伴有面色暗红或淡青,胸闷不舒或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。 唇皲裂指口唇出现裂隙或裂沟,古称“唇燥裂”,是维生素B2缺乏及阴虚火发表于:2020-08-30 15:24:23 浏览次数:1323
-
1、舌形胖大为水湿痰饮阻滞所致。舌淡白胖嫩,舌苔水滑,属脾肾阳虚,津液不化,以致积水停饮所致;舌红而胖大,伴黄腻苔,多是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,湿热痰饮上溢所致。舌形肿胀为气血壅滞的表现。舌鲜红而肿胀,甚则伴有疼痛,为心发表于:2020-08-30 14:50:05 浏览次数:2994
-
“脉诊”又称把脉、切脉,是中医独特的诊病方法,您或许听过人们这样形容中医:“三根手指头、一个小枕头”,这句话中所谓的“三根手指头”指的就是把脉。 根据文献,中医脉学始于扁鹊,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的《灵枢》及《素发表于:2020-08-30 14:33:06 浏览次数:4625
-
中国农业社会注重生育,聪明的老祖先为了后代子孙能够长得更健康、更壮硕,于是提出“转骨方”的概念,就在“立秋、白露”期间,抓几帖所谓“转骨方”的中药炖鸡,以促进孩子的成长发育。 中医医典中曾述及‘女子二七天发表于:2020-08-30 11:12:44 浏览次数:2536
-
中国古代的中医在其诊治疾病方面有其独到之处,对当今的人来说,有时是匪夷所思的。这从以下所记载的唐朝两位名医梁新和赵鄂治病的医案中可见一斑,从中还可看出古人用人为贤、不嫉贤能的高尚品德。 那是唐朝年间,崔发表于:2020-08-29 18:36:56 浏览次数:2951
-
大脑为精明之府 日梳五百把病除 头为精明之府,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,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。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,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,将去病健身。勤梳头的确发表于:2020-08-29 18:32:51 浏览次数:1306
-
曹祈东 在西方医学没有传入我国以前,中医基本不叫“中医”这个名字,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。 岐黄 这个名字来源于《黄帝内经》。因其是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专着,便称《黄帝内经》为岐黄之术。自然,岐发表于:2020-08-29 18:30:58 浏览次数:2921
-
苍生大医 唐代药王孙思邈少时因病学医,不但对医学有较深的研究,而且博涉经史百家学说,兼通佛典。他医德高尚,堪称医界的楷模,在《千金要方》一书中,他提出了“大医精诚”的思想,并被后世视为行医的道德标准。他主张:“发表于:2020-08-29 18:27:22 浏览次数:1072
-
牙痛,中医可有解决之方?其实牙痛,有的时候是牙龈疼,有的时候是牙齿痛,还有的是嘴皮子生了破疮,跟牙齿之间、交接处磨到的痛。中医到底可不可以治蛀牙? 牙齿不好,中医的看法,认为它是属于肾的问题。因为中医的观念认为五发表于:2020-08-29 17:20:48 浏览次数:1410
推荐资讯
热门标签云
热点资讯排行
疗养会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