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发表于:2021-01-21 12:28:30 浏览次数:2715
-
中医讲的五藏六府和西医的五脏六腑,并非一个内涵。 医师你的题目怪怪的,第一个“五藏六府”少了肉月旁,打错字了吧?可是中医古籍《黄帝内经》就是这样写的。 情景之二,经常有这类的情况,患者听到中医师说其肾阴亏发表于:2020-12-25 07:11:50 浏览次数:2960
-
发表于:2020-08-30 15:42:29 浏览次数:1868
-
中国的针灸医术是非常高明的。据记载,古代的针灸术就已经很高明、很发达了。例如《内经》中的《灵枢》部分,已经详细的叙述了经络、孔穴、针灸的时宜等。《针灸甲乙经》的撰着者皇甫谧却觉的没有很适合针灸学习者的发表于:2020-08-30 15:40:37 浏览次数:2499
-
中医的“三理”养生,反映了不同层次的3种养生观点。 生理养生 古人养生,注重四道。一是动养之道,就是适度锻炼,可活动筋骨,疏通气血;二是静养之道,就是适当休息,可减少消耗,怡神健体;三是食养之道,就是均衡营养,可使饮发表于:2020-08-30 15:35:56 浏览次数:2598
-
中医将外界环境变化因素所导致的疾病,即所谓的“外因病”分成六个“症候群”,用太阳、阳明、少阳、太阴、少阴、厥阴六经命名。每一经的病概述身体遭受某种外邪侵袭后,所引起的疾病的症状。 《易经》乾卦:“天行健发表于:2020-08-30 15:29:18 浏览次数:3035
-
如果说,有这样一本书,它能影响一门学科两千余年,从古至今,这一学科领域的学者都把它视为第一本必读的书,看作这门学科的金科玉律;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,它神奇的魅力非旦没有被岁月所淹没,反而在科学昌明的现代不断绽放出发表于:2020-08-30 15:22:40 浏览次数:1153
-
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。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、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,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,在功能上相互协调、互为补充,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。发表于:2020-08-30 11:30:19 浏览次数:1424
-
曹祈东 在西方医学没有传入我国以前,中医基本不叫“中医”这个名字,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。 岐黄 这个名字来源于《黄帝内经》。因其是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专着,便称《黄帝内经》为岐黄之术。自然,岐发表于:2020-08-29 18:30:58 浏览次数:2710
-
沈括(1031~1095年),字存中,晚号梦溪丈人,杭州钱塘人(今属杭州市)。嘉佑八年(1063年)进士,授扬州司理参军,治平二年(1065年)荐入昭文馆编校书籍。任太子中允、司天监、军器监、翰林学士。 元佑五年(1090年)以润州梦溪园发表于:2020-08-29 17:32:34 浏览次数:2578
-
中医中药发展到今天,已有数千年的历史,它不知解除了多少人疾病的痛苦,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。可是,谁是中医中药最早的发明者呢?原来最早发明中医中药的不是别人,正是我们的祖先——轩辕黄帝。是他,在5000年前就写下了人类发表于:2020-08-29 17:30:08 浏览次数:1145
-
发表于:2020-08-29 17:26:05 浏览次数:1970
-
“灸”是用烧艾绒的而让穴位温热的方法。也就是用艾草做成“艾绒”,给捻成一个小小的,像麦粒大小呈锥形一般的小团子,然后在上面点火灸那个穴位。 脸、头部勿随便烧灸 《鍼灸大成》的另一个歌诀,“禁灸穴歌”就发表于:2020-08-29 17:25:39 浏览次数:2485
-
发表于:2020-08-29 14:34:45 浏览次数:1293
-
纳卦取穴法分为灵龟八法与飞腾八法两种,都是用易经八卦与奇经八脉的八个交会穴相配,按时取穴的开穴疗法。 纳卦取穴法源于道家修养,道家修养是走脉的,其中就有一种奇经八脉周天的修养方法。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在《发表于:2020-08-24 08:11:39 浏览次数:1302
推荐资讯
热点资讯排行
养生珍品